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萌发于民族觉醒之时,诞生于国家奋发之际,成长于民族复兴之中。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航天报国,再到服务航空强国、航天强国建设,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培养一流人才,打造国之重器,始终奋进在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前列。100位两院院士和27万余名优秀建设者从这里走出,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弘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谱写出了一篇篇培育栋梁、为国铸剑、追求卓越的绚丽华章。北航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市拥有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2023年建成启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杭州国际校园总占地约4000亩。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95年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内涵引领、系统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80个本科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后,拥有36个一级学科(其中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交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突出特色、质量和贡献,明确“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学科带头人体系,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高峰学科占博士点比例超30%,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理工文医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续引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国防科技主干学科稳居国内一流水平。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布“蓝天新时代人才行动计划”,系统谋划人才队伍发展蓝图。成立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突出“共建共有共享”的建设思路,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深化分类卓越的人才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分系列发展评价贯穿教师成长发展全过程、全周期,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现有教职工6207人,其中专任教师3108人。入选各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515人,其中在校工作两院院士37人,领军人才179人、青年人才299人,国家级创新团队45个。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完善“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三位一体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设立“立德树人奖”作为最高荣誉,连续7届评选表彰84位师德楷模。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现有在校生41771人,其中本科生16526人、研究生24096人、留学生1149人。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提出了“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四强”模式,持续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学生工作相互浸润、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教学工作体系不断完善,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2个。建立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10个。名师、名课、名教材和教学成果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0名、教学团队5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4门,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4门,获国家级教材建设优秀教材奖3项,12项成果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学校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强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制”改革,开设10个本博贯通试验班,8个强基计划专业方向开展招生,5个专业入选“拔尖计划2.0”。首批入选国家试点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创新创业学院等国家级人才培养示范项目。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建“协和医班”,探索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杭州国际校园,培养国际化高精尖创新人才。打造“基础教学、校内竞赛、国内平台、国际舞台”四位一体的学生科创体系,连续34年举办北航“冯如杯”竞赛,吸引了9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点亮学生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索能力。本科生“冯如三号”无人机团队两创世界纪录,学生大型综合项目“北航4号”临近空间火箭动力飞行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生小卫星项目主星“北航亚太一号”先后成功发射。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8届捧得“优胜杯”,3次获最高荣誉“挑战杯”。近年来,学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大部分省份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5‰,部分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理工类生源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突出“四个面向”,坚持“四大”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强化纵向创新链、横向交叉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2个产教融合平台、10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文科类平台/智库。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牵头承担“机载”“高分”等百余项重大任务,在无人机、增材制造、发动机叶片涂层、紧缩场、电磁兼容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啃下“硬骨头”,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十五”以来,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84项,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科研成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发动机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坚持党管外事原则,坚持服务外交大局,坚持世界一流愿景,持续深化“UPS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全域全方位的全球北航工作格局。拓展和深化与国际著名高等学校、一流研究机构、知名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公司及国际组织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发起成立及加入了“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T.I.M.E.)”“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国际宇航联合会”等17个国际大学联盟及学术组织。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历经20年发展,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典范”。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悉心指导和浙江省全力支持下,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共建中法航空学院,扎实推进中法航空研究院建设,积极探索高水平、精英式、本硕贯通的国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新范式。学校现有1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成立1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大力实施“远航计划”,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校际学生交换、海外实习以及国际暑期学校、科技竞赛、文化交流等形式,全力推动我校学生参与国际化培养、丰富海外经历、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学校党建领航,内涵发展。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办学根本遵循,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健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全面优化校级常设议事协调组织,完善分级分类的决策机制。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三大会议”“学习日”机制,推动中央精神直达一线。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布局新校史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建设“空天报国”主题雕塑、“天空之境”等文化地标,打造北航大讲堂、北航艺术节、“感动北航”人物评选等特色文化品牌,创作排演《罗阳》等“校园大师剧”,弘扬一流大学精神,孕育一流大学气质。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精心打造以官微“航小萱”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聚焦大事热点、聚焦基层一线,营造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学术成就的浓郁氛围,激发师生爱校荣校热情,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2016年,学校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首都文明校园”。2022年,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勇担使命、勠力前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交出一份不负祖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北航答卷!(数据截至2024年10月)
已收藏
分享
中国大学排名
2025年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第24名/A+
综合实力
第17名/A+
择校顺序
排名等级
第4名/北京市
省份
第9名/理工
学校类型
工学类
学校参考类
历史排名
2025年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 用鼠标滚动图表可查看更多年份
加入高校对比






专业排名
2025年
2025年
2024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能源经济
金融学
法学
运动康复
英语
德语
法语
翻译
新闻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核物理
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空间科学与技术
统计学
工程力学
机械工程
工业设计
车辆工程
微机电系统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智能感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纳米材料与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人工智能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虚拟现实技术
土木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交通运输
飞行技术
智慧交通
航空航天工程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飞行器适航技术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智能飞行器技术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
环境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安全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工业工程
绘画
视觉传达设计
排名
等级
A++
A+
A
B+
B
C+
C
020101
经济学
52
B+
020102
经济统计学
30
B
020106
能源经济
4
B
020301
金融学
42
B+
030101
法学
22
A+
040206
运动康复
14
B+
050201
英语
72
B+
050203
德语
16
B+
050204
法语
44
C+
050261
翻译
7
A+
050301
新闻学
118
C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1
A+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35
B+
070201
物理学
20
A
070202
应用物理学
24
B+
070203
核物理
2
B
070301
化学
29
A
070302
应用化学
42
B+
070303
化学生物学
9
C+
070802
空间科学与技术
2
B+
071201
统计学
37
B+
080102
工程力学
15
B+
080201
机械工程
6
A
080205
工业设计
8
A+
080207
车辆工程
13
A
080210
微机电系统工程
1
B+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1
A++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2
A++
080303
智能感知工程
4
B+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A++
080413
纳米材料与技术
2
B+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6
A+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5
A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9
A++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3
A
080703
通信工程
7
A++
0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11
A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2
A
08071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3
A+
080712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3
B
080717
人工智能
3
A++
080801
自动化
16
A+
080803
机器人工程
4
A++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
A++
080902
软件工程
6
A++
080904
信息安全
17
B+
080909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4
C
080911
网络空间安全
8
A
080916
虚拟现实技术
1
A+
081001
土木工程
66
B+
081202
遥感科学与技术
18
B
081801
交通运输
5
A+
081805
飞行技术
1
A+
081811
智慧交通
3
B+
082001
航空航天工程
4
B
08200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2
A+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2
A+
082004
飞行器动力工程
2
A
082005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1
B+
082006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1
A
082007
飞行器适航技术
2
B+
082008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2
B+
082009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1
A+
082010
智能飞行器技术
1
B
082011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
1
C
082103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2
A
082107
信息对抗技术
2
B+
082502
环境工程
81
B
082601
生物医学工程
3
A+
082901
安全工程
16
B+
101011
智能医学工程
6
A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5
A+
120103
工程管理
4
A++
120201
工商管理
75
B+
120203
会计学
28
A
120402
行政管理
4
A++
120701
工业工程
12
A
130402
绘画
36
B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8
A++
专业类排名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经济学类
金融学类
法学类
体育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数学类
物理学类
化学类
地球物理学类
统计学类
力学类
机械类
仪器类
材料类
能源动力类
电气类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类
计算机类
土木类
测绘类
交通运输类
航空航天类
兵器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类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医学技术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商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工业工程类
美术学类
设计学类
排名
等级
A++
A+
A
B+
B
C+
0201
经济学类
36
A
0203
金融学类
54
B+
0301
法学类
22
A+
0402
体育学类
122
B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31
A+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131
B
0701
数学类
12
A+
0702
物理学类
15
A+
0703
化学类
28
A
0708
地球物理学类
6
B+
0712
统计学类
42
B+
0801
力学类
19
B
0802
机械类
8
A++
0803
仪器类
1
A++
0804
材料类
13
A+
0805
能源动力类
11
A+
0806
电气类
32
A
0807
电子信息类
11
A++
0808
自动化类
6
A++
0809
计算机类
6
A++
0810
土木类
88
B
0812
测绘类
23
B+
0818
交通运输类
8
A+
0820
航空航天类
2
A+
0821
兵器类
4
B+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95
B
0826
生物医学工程类
3
A+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9
A
1010
医学技术类
41
B+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4
A+
1202
工商管理类
68
A
1204
公共管理类
24
A+
1207
工业工程类
16
B+
1304
美术学类
121
C+
1305
设计学类
138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