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大学
Hunan University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前临碧波荡漾的湘江,后倚秀如琢玉的岳麓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学校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办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历经千年变迁,弦歌不绝,始终保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和世界高等教育的罕见奇迹。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全国16所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李达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亲笔题写“湖南大学”校名。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对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给予高度评价,提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教育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培育和熏陶了以王夫之、陶澍、魏源、贺长龄、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黄兴、蔡锷、杨昌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才。师生中涌现出42位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成为学校人才辈出的生动写照。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形成了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布局。拥有本科专业8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0余人,研究生15000余人。建有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4项,获批“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0门,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金奖9项。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海外1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招收来自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学校现有教职工4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余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达297人次,其中两院院士全职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5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1个。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突出。拥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含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近五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9项。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算力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2023年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校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被誉为“中国最诗情画意的高校”。“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从古代书院到近代学堂再到现代大学,湖南大学坚持追求卓越,始终处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矢志一流目标,为把湖南大学早日建成富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进。
已收藏
分享
中国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2024年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第27名/A+
综合实力
排名等级
第2名/湖南省
省份
综合
学校类型
第8名/理文类
学校参考类
历史排名
2024年
2024年
🖱️ 用鼠标滚动图表可查看更多年份
加入高校对比






专业排名
2024年
2024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暂无数据
专业类排名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哲学(一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金融
应用统计
税务
国际商务
保险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律
教育学(一级学科)
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翻译
新闻与传播
中国史
文物与博物馆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统计学
力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学
网络空间安全
城市规划
电子信息
机械
材料与化工
资源与环境
能源动力
土木水利
生物与医药
基础医学
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会计
工程管理
设计学
艺术
排名
等级
A++
A+
A
B+
B
C+
C
D+
0101
哲学(一级学科)
21
B+
0201
理论经济学
25
B
0202
应用经济学
12
A+
0251
金融
12
A
0252
应用统计
18
A
0253
税务
11
B
0254
国际商务
24
B+
0255
保险
11
B
0301
法学
34
B+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37
A
0351
法律
33
B+
0401
教育学(一级学科)
51
C+
0451
教育
45
B
0453
汉语国际教育
81
C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88
C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35
B+
0503
新闻传播学
23
B+
0551
翻译
35
B+
0552
新闻与传播
22
B+
0602
中国史
18
B+
0651
文物与博物馆
20
B
0701
数学
38
B+
0702
物理学
29
B+
0703
化学
10
A+
0710
生物学
45
B+
0714
统计学
13
A
0801
力学
37
C+
0802
机械工程
11
A+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27
B+
0808
电气工程
7
A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24
B+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66
C+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29
B+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
A
0813
建筑学
19
C
0814
土木工程
14
A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37
B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22
C+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9
A+
0833
城乡规划学
13
B+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19
B
0853
城市规划
15
C
0854
电子信息
40
B+
0855
机械
12
A+
0856
材料与化工
33
B+
0857
资源与环境
16
A
0858
能源动力
6
A+
0859
土木水利
15
A
0860
生物与医药
85
C+
1001
基础医学
66
D+
1007
药学
27
B+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33
B+
1202
工商管理
35
B+
1204
公共管理
46
B+
1253
会计
27
A
1256
工程管理
35
B+
1305
设计学
3
A++
1351
艺术
111
C+